“民办教育的桂林现象”系列报道之二
创建一流教师队伍 提高民办教育质量
目前,我区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低、队伍不稳定、教学质量偏低,是民办教育发展的“软肋”。而桂林市民办教育扭转颓势,教育教学质量高,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,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努力和付出。桂林市民办教育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,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?
好教师才有好教育
“提高教学质量,教师是关键。”广西师大德明外国语学校校长黄细娥说,德明学校以“建名校、创特色、争一流”为办学信念,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优秀教师除通过业务培训来培养外,还面向全国招聘,不断补充新鲜血液,以保持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领先地位。
有意思的是,不但是任课教师,德明学校对校医、生活老师要求也很高。任课教师“需本科以上学历,师范类专业,有教师资格证,师德高尚”;校医“要有营养师资格证”;而生活老师“要善于和孩子打交道”,“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”。
“中小学教师,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,这些孩子好动而多变,需要因材施教。因此,教师更需要有爱心、耐心和责任心,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。”桂林市德智外国语学校校长谢银姣介绍,学校128名教师中,有2名特级教师,32名高级教师,12名骨干教师,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桂林市卓然小学追求“卓然至善”的教学品质,培养名师队伍,目前在85名专业教师中,有小学特级教师2人,小学高级教师有11人,小学中级教师达38人!
业内人士认为,事实上,民办学校教师思想超前,业务精湛,竞争意识强,他们敢于放弃“铁饭碗”,迎接挑战,适应民办学校“追赢赶超”的运行机制,而这种意识和品质正在根植桂林市民办学校当中。
提高教师待遇不能光挂嘴上
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要跟得上,要动真格,否则教师很难安心教学。”桂林市奎光学校校长彭耀明认为,学校教职工要严格按《劳动法》、《合同法》、《教师法》的要求,签订聘用合同,工资及福利“五保一金”均按时足额发放。
奎光学校给全体教职员工办理重大疾病保险,意外事故伤害保险,按国家法规执行教师的探亲假、婚假、病假以及妇女生育哺乳期等各项优惠政策。
不仅如此,学校还配给青年教师过渡住房,提高结构工资比例,加大各种奖励金额,增加节假日慰问金等,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与学校发展同步。
桂林市阳光学校实行“待遇留人,感情留心,事业留魂”的人性化教职工管理,投入150元设置“阳光教职工帮扶基金”,提供无息借款,帮助有困难的老师“解燃眉之急”,为教师实现“房车梦”......节假日甚至组织教职工们外出旅游,大大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,从而激活大家参与教改的积极性。
“原来,总有人认为没有事业编制的民办教师矮人一等,但我并不这么看。民办学校发展好了,教师的待遇也是有保障的,甚至会更好。对我个人来说,在适合的环境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,比守着事业编制更重要。”在广西师大德明外国语学校教数学的李老师说。
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
德明外国语学校创造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机会,每年有计划、分批次安排专业教师外出观摩学习。为了提高教师艺术教育技能,更新艺术教学理念,学校每年组织部分教师观摩全国性学生文艺展演活动,并参加各类艺术研修班的培训及相关研讨会。
艺术专业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,学习先进理论,探讨最佳教学方法,业务水平不断提高——多项举措使得学校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得到了加强,造就了一批素质过硬、业务精良的专业型教师。
桂林市秀峰区振华小学关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。学校积极鼓励老师的业务进修和学习,鼓励教师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比赛,鼓励教师开展各种课题研究。而经济上学校给予大力支持。如此一来,学校教师工作积极主动,干劲十足,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——“主人翁精神”在振华学校得到充分体现。
德智学校派教师到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重庆、南宁等地参观学习交流已成常态;近年来开展的“问题解决式教学”主题专项研究,学校采取推门听课、课后交流、集中反馈等方式,帮助“问诊”课堂,既有领导不打招呼的听课评课,也有教师之间有组织的教学观摩和交流访谈,加强教研互助与提升,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桂林市民办学校教师实力强、水平高,有什么秘诀?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,近几年来,桂林市民办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以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为导向,以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专业水平为重点,有效提升了教师育人为本的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。
(相关报道图片)
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开展教学科研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
桂林市阳光学校组织教职工畅游三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