昂 扬 激 越 的 追 梦 乐 章
——记蒙飞程和他创办的贵港市华南高中
有梦想,才有追求;有奋斗,才有辉煌。对此,贵港市华南高中校长蒙飞程风雨兼程十三载的实践,作出了生动的诠释。
一心惦记 重拾教鞭
出身农家的蒙飞程,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高校殿堂,尽情地吸吮知识的玉液琼浆,毕业后到八塘一所中学任教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1997年他改行到乡镇从事行政工作,一年到头忙忙碌碌,总找不到感觉。尤其是他下村工作时,看到部分留守儿童,由于无人管教,染上不良习气,很多少年由于高中招生名额所限而过早地走向社会。这对于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。他在思考着,能否自己创办一所民办学校,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接受进一步的教育。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和亲友的支持。决意已定,2000年底,他毅然辞掉“铁饭碗”,创办华南高中。办学的地点选在哪里,他反复地惦量着,经过比较,觉得位于江南工业园旁的八塘镇的湴村适合:一是此地离公立学校较远;二是随着地级市的成立,江南工业园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即将到来,届时可以便于大批外来民工的子弟就近入学。就这样,蒙飞程踏上了追梦的征程。
一张白纸 描出美画
马年新春时节,笔者来到颇有现代化气派的华南高中校园。在校长办公室里,蒙飞程正在忙碌着。他中等身材,两眼炯炯有神,清瘦的脸庞透出坚毅的神情,说话快言快语,给人以风风火火、精干果敢的感觉。他打开话匣子,“忆往昔,峥嵘岁月稠。”
2001年秋季,华南高中正式开学,当时有学生500多人、教师16人、校舍面积1500平方米。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建设,当年的乱石荒坡,如今已是旧貌变新颜。校门和教学楼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,在新春的阳光照耀下,熠熠生辉。右边——风景树碧绿掩映,草坪生机盎然,假山精粹别致,学生公寓巍然矗立;左边——小桥与流水相辉映,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;前边——长廊与亭阁相偎依,令人流连忘返。500多米的文化长廊、飞龙亭、状元亭、文昌亭、神龙池、宝墨池,成为校园人文建筑的六大亮点。电脑室、多媒体教室、远程教育系统、活动场地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。校园建设呈现五大特点:一是校园布局展现“苏州园林”式风格;二是校舍建设楼房化,师生宿舍公寓化;三是教学设施现代化;四是校内环境实现硬化、美化、绿化和净化;五是教室、宿舍、办公室空调化。这些,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,是教师的美好家园,是学生成才的摇篮。
一丝不苟 成人成才
华南高中不但校园环境美,而且师生心灵行为与校园环境同美。
一次,市教育局一位领导晚上到该校做报告,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,整个会场鸦雀无声,秩序井然。这位领导深受感动地说,他到过很多地方做报告,这是纪律最好的一场报告会。这是该校纪律严明的一个缩影。
蒙飞程说,针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,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。
建章立制,以制度管人。该校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,提出了“为学生的终生幸福而奠基”的办学理念,树立“求实创新”的校风,践行“忠、孝、仁、爱”的校训。实行制度化管理,将各种制度和条例汇编成《华南宝典》。制度从严,管理从实。新入学的学生总会抱怨——学校管理太严了:进出校门要请假,不戴校徽要扣分,不交作业要通报批评,升国旗、早操、集会哪一项都是刚性的。但时间长了,学生们理解了,正是这些严厉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,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纪律和生活习惯。
实行分层教学。对素质较好的学生实行“培尖”,大力挖掘“差生”的潜力,课外开“小灶”,开设文体、数学、科创、外语特长班。在教学中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,测试、作业实行面批面改。实施周测——月考——抽试的办法,不断完善“校长督查——老师检查——学生反馈”的相互检查制度。这些办法使学生学得进去,学有成效,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实行“脚步管理法”。校长蒙飞程、副校长谭劳卫和郑明额等校领导带领班主任、教师迈开双脚到学生中嘘寒问暖,了解学生的思想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的情况,与学生交朋友。建立学生档案,让班主任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、性格爱好,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。
开展德育教育,让学生成才成人。时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到学校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抽烟、哥们义气、早恋、网瘾等不良现象,该校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,坚持每周一全体师生国旗下的集体宣誓和每天第一节课的学生宣誓,坚持月评制度。开展感恩教育,每个学生都拥有一本“心园”日记,记录自己父母和教师的生日“档案”。在党的生日、国庆节、父亲节、母亲节、教师节和春节等节日里,通过各种形式感恩党、感恩祖国、感恩社会,感恩自己的父母和老师,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。这些教育和活动,陶冶了学生的情操,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负面影响,建校以来,该校在校学生无一违法涉案记录。
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该校通过内训外训,教研活动和以老带新、以新促老的办法,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。抓好师德教育,使教师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。开展竞聘上岗,优胜劣汰,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。在分配上实行优教优酬,拉开档次,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。
一片爱心 洒向师生
华南高中,爱心充满着校园。
这种爱,体现在关心学生舌尖上。“现在,我们在校一个月的伙食费,花上300元每餐都有肉吃了,比其他地方少150多元,大大减轻家庭负担。”这是该校高二第十四班学生张华玉的由衷之言。蒙飞程说,学生大部分是农家子弟,农村还不算富裕,作为学校要为减轻学生费用负担着想,让学生吃得实在。为此,他既是校长又是后勤部长,专门抓采购,把好食品的质量安全价格关,堵塞采购环节上的漏洞。
这种爱,体现在关爱师生的安全上。该校投入近20万元安装“天眼”,一天24小时全程监控。每天晚上,教师轮流值班到天亮。每逢周末或放假,校领导和老师领学生过斑马线。建校以来,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一直保持零纪录。
这种爱,体现在关怀贫困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上。对家庭贫困的学生,学校给予减免费用,使他们完成学业;对好学上进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。十多年来,共减免学生费用70万元,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200多万元。
这种爱,体现在关心教师上。学校每年花100多万元为教师购买“五险一金”,解除教师退休后的后顾之忧。在住房上让教师安居安业。对有特殊困难的教师给予困难补助。每逢重大节日,学校对教师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慰问,营造了良好的拴心留人环境。
汩汩暖流,在师生心中流淌,汇聚成追梦的正能量。
一路追梦 成就梦想
蒙飞程带领华南人放飞梦想,创出了一片艳阳天。
学校规模似滚雪球越来越大。校园占地面积由建校时30亩扩大到目前的90多亩,建筑面积由1500多平方米扩大到3.8万平方米;教师由16人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人;在校学生人数由建校时的500多人,2003年突破1000人,2006年突破2000人,2009年突破3000人,目前在校生3700多人。其中,江南工业园的农民工子弟500多人在该校就读。
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该校十多年来,为社会输送近万名新型劳动知识大军,有5000多人考上各种高等院校。其中,2003年,向育年摘取广西高考历史科状元桂冠。
学校声名远播。该校先后被援予“贵港市先进学校”、“广西壮族自治区校园文化先进单位”和“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学校”、“全国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”、“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”、“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校长蒙飞程也先后被援予“全国杰出教育管理人员”、“全国人民优秀教育家”、“2007中国教育管理十大教育人物”、“全国劳动英模”和“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功勋人物“等荣誉称号,先后受到阿不都热西堤、李蒙、桑国卫、路甬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亲切接见。
马年新春,乘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春风,华南高中投资1800万元建设的一幢现代化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公寓楼竣工投入使用,莘莘学子在这知识的殿堂里放飞自己的人生梦想,奏响华南人春天追梦的乐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