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贯彻落实《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印发〈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〉〈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〉的通知》(桂发〔2014〕12号)》、《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》(桂发〔2014〕2号)和全区教育发展大会精神,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提出的“政府系统扶持职教+确保高质量就业”的扶贫创新构想,广西民办教育协会在自治区政协会议、自治区有关教育会议上多次向党委、政府领导提出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优势,组织有关民办院校实施“自强就业保障班”造血式扶贫教育项目,由有关民办院校充分利用自身职业教育和社会资源,支持自强自立但家庭经济困难学子,提供零学费入读中职、高职,提供勤工俭学、顶岗实习的机会,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,并保障毕业后能直接就业甚至高薪就业,最终帮助家庭脱贫解困。
该项目提出来后,引起了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,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项目方案。鉴于该项目涉及面广、政策性强,由民办教育协会承当推行此项目显然难以顾及全面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,最终把项目方案上升为政府行为。6月5日,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《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意见》(桂政发[2014]32号)。项目实施由政府推进,更体现了政府的教育惠民政策,照顾面更广,执行力更大,影响更为深远。广西民办教育协会为了让该项目及早出台,专门向彭清华书记反映了情况,两次向自治区扶贫办作了汇报,多次向自治区教育厅提出申请,并联络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协调行动。正是由于协会做了大量工作,让上级领导改变了扶贫观念和作风,也影响到公办学校反思自己的扶贫方式,最终让精准扶贫的理念上升到政府的正式文件,形成具有政策保障的公益事业。现在很多文件都提到精准扶贫、有效扶贫等,说明协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。协会通过积极努力,促使自治区高层出台相关政策,形成政府行为,构建定户定人精准扶贫的教育机制,这些都有协会的功劳在内,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,并且要比预期目标还要好,这充分体现了广西民办教育协会为社会服务、为民办学校谋权益的立会宗旨。